1 猪场消毒的重要性
猪场消毒是猪瘟、 猪病的重要防范措施, 为猪正常成长提供有效保护, 保证猪肉产量与养殖户收入。
猪肉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猪肉价格浮动会导致食品市场价格整体变化, 进而影响市场正常运行。 所以, 猪场消毒对保证市场的正常运行有一定帮助。对猪场进行消毒可以保证出栏猪不带有病菌, 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
2 猪场消毒常用措施
猪场消毒通常可按照消毒时间划分为日常进行的预防性消毒和针对瘟疫疾病进行的患病期消毒。 猪场消毒的主要策略是以预防为主, 同时做好对附近流行猪瘟的应对措施。
猪场消毒还可以按照消毒对象划分为空舍消毒与带猪消毒。
2.1 猪场消毒的主要手段
2.1.1 物理消毒
物理消毒指从温湿度等角度出发, 避免为病菌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 达到病瘟防范的作用。 常用手法如下。
(1) 空舍冲洗, 通过对猪场粪便清扫、 高压冲洗或更换其他物品将场地内的病原带出猪场, 从源头上控制疫病发生。
(2) 适当通风, 在春、 冬两季对猪场进行适当通风, 可以迅速降低猪场温度, 保持猪场干燥, 使猪舍内寄存的病菌丧失活性。
(3) 对进入猪场的人员与工具进行消毒, 常用手段有紫外线灯照射, 长时间阳光暴晒与火焰喷射。 针对不同对象选择适宜的办法, 避免操作不当造成火灾或人员受伤。
2.1.2 化学消毒
化学消毒是效果较好的消毒手段, 常作为物理消毒的后续补充。 但化学药品使用时要注意控制猪舍内的温度与消毒时间, 一般药品在 20℃时效果最好, 消毒时间不要低于 0.5h。
常见的化学药品有:
(1) 双季铵盐类消毒剂。 该药品具有作用范围广, 对常见病菌有抑制作用; 安全性好, 产品对人、 猪均无害; 使用条件低, 该类药品无色、 无味且对环境无要求 ;
(2) 卤素类消毒剂。 比双季铵盐类消毒剂效果更加明显, 且对大部分病菌有效;
(3) 碱类制剂。 常见为生石灰与草木灰等,是个人养殖场常用消毒剂, 最佳浓度配比为 3%。 该类药品对常见病菌都有很好的效果, 但会对猪造成伤害, 不能带猪使用。
2.2 猪场消毒的主要步骤
2.2.1 门口布置消毒设施
在门口布置消毒设施主要是防止外来人员将病菌带入猪场。 常见手段为在门口布置消毒池和消毒脚盆, 两者主要针对来往车辆轮胎及进出人员的鞋。 消毒池和消毒脚盆内液体要定期更换, 以每 2~3 天更换一次最佳。 同时门口要设有喷洒消毒液装置, 对来往车辆进行消毒, 避免病菌由外部传入。
2.2.2 对进出人员进行消毒
进出人员是病原进入猪场的主要手段之一, 所以对猪场日常进出人员要进行消毒。 对于猪场内工作人员严格要求。 首先, 员工在早上工作前要洗澡, 清除全身携带的细菌; 其次,猪场要为员工准备相应工作服, 员工每次进入猪场时都要进行更换; 再次, 员工进入猪舍前要经过紫外线照射杀菌; 最后,员工工作服要进行消毒处理, 每日下班后要有专门人员对服装进行熏蒸。
对外来进入猪舍人员要有相应消毒措施, 尤其是同行、 外来参观学习人员和检查人员等与其他猪场接触可能性较大的人员。 猪场要备有一定数量经过消毒的服装, 方便外来人员进行更换; 外来人员进入猪舍时要有紫外线灯照射和喷雾等消毒措施; 使用过的服装在消毒前不可以再次使用。
2.2.3 猪舍周边环境消毒
病菌有很强的扩散性, 所以要对猪舍周边环境要定期进行消毒, 以减少外部病菌传入猪舍的可能性。 如猪舍周边可用生石灰或草木灰进行消毒, 消毒周期为每月 2 次。 同时对猪舍内的排便通道与排水通道进行定时清理消毒, 以防止细菌滋生。
2.2.4 猪舍全面消毒
对使用过猪舍进行全面消毒。
(1) 将杂物清理干净;
(2) 用高压水枪对猪舍进行全面冲洗, 墙壁上部、 天花板和各个角落都不能忽略;
(3) 用化学制剂对猪舍进行消毒, 全面喷洒药品;
(4) 在消毒过后要对猪舍进行再次冲洗, 避免药品对猪产生危害;
(5) 进行通风, 保证新猪入栏时猪舍干燥。
3 结论
综上所述, 养殖场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防护, 对可能导致病菌传入的环节加大重视, 从根源上避免疫病的发生。 管理者要对常用各种消毒手段有很好的了解, 做好养殖场日常消毒。同时, 关注疾病新闻, 对附近的流行疾病进行预防, 并做好疾病发生时紧急预案, 最大可能地保证养殖场正常发展。
资料来源:
中国畜禽种业
2020.6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删除